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是一种源自稀少的骨髓来源白血病干细胞(LSC)的克隆性疾病。由于细胞内部固有的化疗耐药机制,AML呈现出高复发率的侵袭特征。细胞的代谢变化及其适应性是包括AML在内的众多癌症的显著特征,这些代谢特征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。因此,识别代谢脆弱性及相关生物标志物对AML治疗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近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中,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策略,能够在外周血(PB)样本中直接探测AML细胞的代谢特征及其外泌体(EV)。研究发现,循环EV能够调节白血病干细胞的代谢重编程,揭示出重要的疗法潜力。
研究结果显示,循环中的CD34+CD38low/-干细胞AML细胞具备独特的代谢特点,其中抗氧化分子谷胱甘肽(GSH)和线粒体电位(MITO)显著升高。这些代谢标志物的组合可能用于AML患者的风险分层及临床预测。
使用SCENITH方法对循环CD34+AML细胞进行代谢分析,揭示其高葡萄糖依赖性和增强的糖酵解能力。数据显示,来自不良风险AML患者的细胞与ROS和MITO的量化呈负相关,表明代谢特征与患者预后有显著关联。
此外,研究分析了AML患者循环中细胞外信号的变化,发现EV的体积和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,并且存在抗氧化酶GPX3。这些特征为开发基于EV的AML液体活检及其潜在的代谢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新诊断的AML患者的循环EV中主要富含CD44,显示出预后的潜在价值。研究表示,EV上标记物的表达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,这为判定中危及不良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法。
通过脂质组学分析,研究检测到EV AML中独特的脂质特征,显示出与风险分层的显著关联。这为AML治疗的个性化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。
研究还显示,不同风险的EV AML对细胞株的代谢影响有所不同。不良风险的EV AML增强了MOLM-13细胞在体内的植入能力,提示不同风险组的EV可能在白血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综上所述,该研究强调了在管理AML时,泛亚电竞在代谢及EV特征方面的关键作用。通过揭示AML细胞的代谢特征及其与EV的相互作用,未来有望为危重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,推动新疗法的发展。